访谈人物:梅墨生、冷冰川 采访时间:2007年12月28日午后 采访地点:梅墨生宅邸•画室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“隔” 梅墨生(以下简称“梅”):半个月前我接触了一位八十岁的犹太裔澳大利亚策展人,这位女士曾在纳粹集中营呆过,还曾与毕加索、达利、夏加尔是朋友,并收藏有他们的作品。她的感悟力很强,比如她在看我分别打了陈式太极和吴式太极后说,陈式太极有攻击性,而吴式太极则感觉心境安宁,很超脱。这个带有纯粹西方血统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、艺术的理解,是从直觉上感应的,很准。不过,通过平时和外国友人的接触发现,多数情况下,两种文化间的隔膜还是很明显的。 冷冰川(以下简称“冷”):我接触到的外国人,包括大多数艺术家,他们对中国艺术多是好奇,只能很肤浅地看画,不能深切地理解中国画中的内涵。尤其是对中国画的“空、白、气”更是充满了疑惑。 梅:其实是因为他们很难进入到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里。 冷:中国的绘画与中国哲学是联系在一起的。他们如果不懂中国哲学,不懂中国诗歌、音乐中的意境美,就不会理解中国绘画中的那些东西。也许他们欣赏到了部分线条或是什么气息,但是那样的理解太简单了。中国笔墨留在中国纸上是最好看的。因为没有比它更自然、更好的表现。 梅:这种文化的隔膜源自文化体系的差异。而我时常也在思考究竟两种文化的精神到底有没有相通的地方。当年林风眠、徐悲鸿、齐白石、黄宾虹、傅抱石等人也曾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西方人。黄宾虹曾说过:将来世界,一定无所谓中画、西画之别的。 冷:黄宾虹是在预言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艺术融合吗? 梅:我想他是在说,中西绘画的精神是源自人心,而人心是一致的。但我认为中西方人的内心世界还是有很多不同的。当年很多人认为他的绘画不正统,认为他是力图革新的,但其实他恰恰是传统之集大成者,是一位坚守传统笔墨精神的艺术家,而非刻意为新,他说:“画有民族性,无时代性,虽因时代改变外貌,而不移,今注重笔墨,即精神之丧失,况因时代掺入不东不西之杂作。”从这里,不难看出黄先生对中国画精神独特性的肯定和珍视。黄宾虹总结过,“中国画有三不朽:一用墨不朽;二诗画合一不朽;三能远取其势,近取其质不朽。” 冷:这“三不朽”正是中国画的魅力,不仅西方人几乎不能理解,就连现在一些中国人谈起传统来也有问题,不是曝光过度就是曝光不足。 梅:20世纪50年代,民主德国曾出版了一套《世界巨匠画集》,中国画家中,只有齐白石和关良入册。这说明德国人能看懂并欣赏他们两位笔墨中的中国画精神:简洁、质朴,甚至还有点稚拙,很自然、率性。但对于中国画所强调的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,“意存笔先,画尽意在”恐怕就无从了解了。 冷:这种认识的不同,文化的差异导致绝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画兴趣寡然。在中法文化年时展出的作品,主要是中国当代画者学习西方绘画艺术所创作的当代美术作品,具有纯正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画则很少。这当然和策展人的文化选择有关,也说明了西方人接受中国画相对困难。 梅:他们认为“留白”是一种“未完成状态”。在西方历代大师的草稿里才有这种“习作”——只勾勒一个器物或形象。他们认为这不是作品。但在我们中国绘画里,我们随意点染的意趣之笔皆可成画,看似随性却都寄托了某种自然的情怀或宇宙精神,是有文化内蕴的。像宗白华、朱光潜、丰子恺、李泽厚等美学家、哲学家都曾研究过中国画与中国文化、哲学之间的联系,他们认为:中国画足以表达中国文化。傅抱石说:中国画是中国人对中国哲学的直接表白。黄宾虹也讲到:国画民族性,非笔墨中无所见。我想: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沉淀造就了民族个性,这使得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,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。或者说,如果没有这层隔,就说明我们失去了自我或是自我模糊了,那就不对了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